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是户部尚书,赋税收不上来,他当然是主要责任。
其他户部官员也呼啦啦的跪了下去。
龙座上,崇祯脸色冷冷,其实朱慈烺的疑问,他不是没有问过,但户部的理由有很多,甚至有朝臣联名上书,认为南方赋税过多,已经不堪重负,请皇上减免南方各省的税赋。
最后虽然没有减,但崇祯对南方各省却也不敢逼迫太过了,只恐真如大臣所言“南方不堪重负,或酿成民变。”
因为有此担忧,南方各省的税赋只要能收上来七八成,他就不会太责怪。
“起来吧,今日我们只谈事,不论罪。”
崇祯挥手。
陈演他们呼啦啦又站起来。
“父皇。”
朱慈烺转身对着崇祯:“儿臣以为,南方岁入减少,其实是两个原因。”
“哪两个?”
“第一,盐稅、茶税大幅减少,第二,逋赋者越来越多!”
朱慈烺表情严肃。
逋赋就是欠税。
朝臣微微耸动,尤其是内阁首辅周延儒和次辅陈演,两人脸色都变了。
“首先说第一个,从古至今,盐稅茶税都是国家最重要的财税来源,我朝初立时,只盐稅一项,就占到每年岁入的六成,神宗皇帝时,每年的盐稅都保持在200万两左右,然去年,户部入库的盐稅,竟然只有区区100万两,这少掉的100万两哪去了呢?”
“我朝盐稅分两部分,一部是人口税,每人派银一分六厘二毫,家里几个人就交几个人的盐稅,俗称盐钞,一个普通县城全年大约可收二三百两盐税银,我看了户部的资料,盐钞虽然比往年少了些,但少的并不多,真正少掉的是商人纳银。
什么是纳银呢?诸位老大人都比我清楚,就是商人直接在盐场纳税的钱,俗称盐引。”
“一引盐商人纳银三、四钱,一引盐430斤,商人纳了税,就可以买了盐去贩卖了,可奇怪的是,在盐钞没有少的情况下,盐引银却逐年减少,从神宗皇帝时候的一百多万,变成现在的五十万都不到,这是什么情况呢?”
朱慈烺像是在朝臣,又像是问自己。
百官的目光都瞟向陈演。
两淮盐运使不在朝的情况下,只有陈演这个户部尚书能回答。
“各地都有战事,盐路受阻,盐商不愿意买盐,因此盐稅就减少了。”
陈演回答。
朱慈烺笑一笑:“陈老先生的回答,听起来很合理,因为有战事,盐不好卖,所以那些盐商就不进货了,他们不进货,自然就不纳银,而朝廷的盐稅自然就少了。
但奇怪的是,虽然这些盐商不进货了,不卖盐了,但市场上的盐却并没有短缺,从山西陕西京畿,甚至李自成治下的沦陷区,我都没听说有哪里买不到盐的。
只不过盐的价钱,却是一日比一日高,崇祯元年时,一斤盐120文就能买到,现在却已经卖到了300文,价钱翻了一倍,但朝廷的税收却少了一半,父皇,你难道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吗?”
“什么?现在盐300文一斤?”
崇祯大吃一惊,他是皇帝,宫门不出,他对食盐价钱的概念,还停留在他当信王的时段。
朱慈烺点头。
众朝臣也都是点头。
崇祯虽然亡国之君,但绝不愚笨,盐的价钱涨了一倍,正常情况下,朝廷的盐稅应该增加,就算不增加,也不应该减少,但现在却偏偏少了一半。
崇祯的脸色一下就阴沉了。
立即阅读...
李睿,一个纨绔,一个政治豪门的弃子,阴差阳错回到二十年前。不学无术,声名狼藉的他已经被家族视为弃子,为了争口气也好,为了尝试一段新的人生也好,李睿决定在官场上继续走下去。他没有家族的助力,孤军奋战小心经营着自己的人脉和圈子,一步一步崭露头角,让抛弃他的家族对他重新审视。而他面对曾视他为弃子的家族伸出的橄榄枝,他是决定接受还拒绝?面对不同的政治主张,他是选择为家族妥协还是坚持自己的道路?面对曾抛妻弃子而恨之入骨的父亲,他又该如何选择?且看他跌跌撞撞,过五关斩六将,从一个纨绔蜕变为一名成功的政客,最终走向权力的顶峰。...
大学毕业之后跟我同居的妹子忽然要找我结婚!结个婚我也就明白了,我这辈子走过最长的路,就是她的套路生命中总有我们放不下的人,那个愿意为了她倾其所有而不悔的人,但我们不走到最后,永远不知道谁是最适合的且能伴我共度一生的人。时光改变了我们的模样,却永远无法磨灭掉属于我们的故事我的QQ2196910382希望大家可以多给我提提意见,我会尽力改正的哦,谢谢大家了读者交流群460983524推荐一千加一更钻石三百加一更打赏满一万加一更...
三流中医大学学生林天成,和手机合体之后,一个手电筒应用,便能让林天成拥有夜视透视能力。美图秀秀,360杀毒等等应用,又能带给他怎样的惊喜?...
...
当温婉恬静的她傍上富可敌国的他时给你两千万美金离开我孙子。高贵华丽的老夫人将一张支票摆在了她的面前。好!她拿起支票潇洒转身离开。两千万英镑留下来。男人低沉的声音瞬间划过女人的耳膜,一张支票递上。她停住脚步,眉间含笑,不卑不亢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