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宇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十二章 并不固执的多尔衮(第1页)

七月的北京,仿佛要跟这炎热的天气相比拼,朝野上下似乎也热闹成了一锅粥。

皇城左侧的武英殿内,摄政王多尔衮皱着眉头在殿中不停地跺着步,殿中服侍的奴才和宫女们都离得远远的,生怕惹怒了摄政王。

摄政王最近几天心情烦燥无比,觉得没有一件事是顺心的。

“剃发留辫”

令下了已有一月有余,本来是用来巩固清廷统治的举措,多尔衮根本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

朝中汉臣已经有几十人联名上疏反对“剃发留辫”

令,多尔衮一气之下,下令杀了三名领头的大臣,这才把朝中这股风给压了下去。

让多尔衮气恼的是连他最信任的秘书院大学士洪承畴和范文程对他现今推出这项法令也是抱着暧昧的态度,私下还听说他们两人都颇有微词,认为推行此令“未是时也”

多尔衮倒不是觉得这些汉臣不服满人的统治,这些汉人对满清朝廷忠心耿耿,这点他很明白。

但是他们不理解此时的形势,尽皆目光短浅之人。

这南明伪朝一日不灭,大清想一统天下,始∝,终名不正言不顺。

大清虽占了中国很大的地盘,这些地方的汉人虽在大清的兵威威压之下,暂时归顺了大清,但这些汉人的心并未真正归顺大清。

而这“剃发留辫”

之策其本身并不是为了头发,而是要用此来区分哪些汉人是真心归顺大清,哪些人又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其中最关键的东西这些汉臣们都未认识到,倒是那孙之獬的奏章中所说“陛下平定中原,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之从陛下也”

,这话倒是说到多尔衮的心坎里了。

大清一统天下,岂是要来顺从尔等小民的?必是以中国从我大清才是。

只可惜这孙之獬虽颇能识得主子心意,但其人实无大才,且不得汉臣容纳,实不能大用,这让多尔衮有些遗憾。

朝中汉臣们的反对虽让多尔衮有些生气,但并没有当成一回事。

这些汉臣当初投了大顺,如今大清一来,即投大清,都是些没有气节的人,这些人除了写几篇奏章,发几句牢骚,也就无他矣。

而让多尔衮恐惧的是自这“剃发令”

一下,这全国竟乱了套。

远的不说,有些消息可能还未传回。

就拿京畿、河北一带来说,无数汉人纷纷南逃,又有无数汉人揭竿而起,各地衙门被砸的无数,督促剃发的官兵被杀无数,有的地方甚至连理发匠都被屠杀一空。

据各地衙门上报的情况统计,仅这两地大清官兵为贯彻这“剃发令”

已经杀了二十几万人了,但要推行此令,却仍无可能。

杀了几十万汉人,多尔衮觉得不是什么大事,大清自进入中原以来,何曾少杀了人?但这汉人怎么都杀不服,让他很是气愤。

多尔衮拿起桌上的“剃发令”

,又仔细看着。

“今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异?若不画一,终属二心。

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令剃发。

……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

若规避惜发,巧辞争辩,决不轻贷。”

看了好几遍,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犹疑之下,多尔衮觉得还是要征求大臣们的意见。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星门老鹰吃小鸡

星门老鹰吃小鸡

传说,在那古老的星空深处,伫立着一道血与火侵染的红色之门。...

佞华妆

佞华妆

前世的情既已化作世间最毒的药这世她便要用这毒药,为自己染上最红的妆!本是她拉他脱离苦海,不想最后,竟是被他渡为人。...

超能兵王

超能兵王

他是恶贯满盈的佣兵之王,他是神秘莫测的贴身保镖。昔日的黑暗之子重归罪恶之都,带着无尽的传说与神话。兄弟与女人是他的逆鳞,背叛与欺骗是他的底线触之必死。...

不负如来不负卿

不负如来不负卿

艾晴,为验证历史做了实验小白鼠,几次三番被推进时空穿梭机。冥冥中的命运牵绊,她遇见了千古有名的高僧鸠摩罗什。她与他之间横亘的不仅仅是漫长悠远的千年岁月,满目苍夷的乱世纷争,更有潜心修行,一心向佛的赤子之心。少年时的亦师亦友,青年时的脉脉相处,壮年时的共历磨难,老年时的相视一笑。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饱受多舛的坎坷,历尽人间风霜,成就了一代大师,能成就一生爱恋么?红尘之外的佛与法,凡尘俗世的情与爱,驼铃悠悠,唱响西域。那段遗落在丝绸之路上的纯真爱恋,如何做到如来与卿两不负...

一星大酒店

一星大酒店

都市里流传着一间酒店的传说。...

妙手神农

妙手神农

身患重病的李大山,因机缘巧合得到混沌真气,种水果,卖药材,做义诊,当个快乐的小农民。随身萝莉有绝招,各色佳丽齐报道。邻家女孩,甜美村花,清纯校花,娇蛮千金,高冷总裁,小小的盘王村成了众香国。...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