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那些强烈反对性别歧视的第一组学生,反而更倾向于选择男性来担任这个职务,而第二组态度较为缓和的学生,对男女候选人并没有明显的偏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原来,第一组学生在驳斥性别歧视言论时,内心获得了一种强烈的道德满足感,他们觉得自己在道德层面上已经站在了正确的一方,是“没有性别偏见”
的人。
这种良好的自我感觉,让他们在后续的招聘决策中放松了警惕,更容易受到潜意识中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从而做出了有歧视色彩的决定。
他们被自己之前良好的行为所蒙蔽,没有意识到这些决定可能会带来的伤害,这就是典型的道德执照效应在作祟。
除了这项实验,还有许多其他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道德执照效应的普遍性和影响力。
例如,在一些关于环保行为的研究中发现,那些购买了环保产品的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反而更有可能浪费水资源或乱扔垃圾,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通过购买环保产品为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所以在其他方面就可以稍微放松一下要求。
这些研究都充分表明,道德执照效应确实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让我们在自以为正确的道路上,不知不觉地偏离了原本的目标和道德准则。
二、生活中的道德执照效应案例
(一)消费行为中的道德执照效应
在消费领域,道德执照效应可谓屡见不鲜。
很多人在购买商品时,会因为选择了所谓的“环保产品”
“有机食品”
而产生一种道德优越感,进而在其他消费行为上变得不那么节制。
比如,一位消费者花高价购买了一款标注为“环保材料制成”
的时尚包包,她可能会觉得自己为环保事业出了一份力,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于是,在接下来的购物中,她不再像以往那样关注商品的性价比和实用性,而是频繁购买一些不必要的奢侈品或冲动消费,认为自己已经在环保购物上表现得很出色,现在有理由享受一下。
又比如,一些人热衷于购买慈善联名款商品,觉得自己在购买商品的同时还做了善事,是个有爱心的消费者。
这种心理会让他们在其他消费场景中放松对自己的约束。
原本可能会对比不同品牌的同类产品,选择价格更实惠、质量更好的那一款,但在购买慈善联名款商品后,他们可能会毫不犹豫地购买价格更高、但并非真正需要的商品,仅仅因为觉得自己已经通过购买慈善商品尽到了社会责任,现在可以“任性”
消费了。
(二)职场中的道德执照效应
在职场环境里,道德执照效应也时常出现,对工作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比如,一位员工平时工作非常努力,经常主动加班完成任务,为团队做出了不少贡献,在同事和领导眼中,他是一个勤奋敬业的好员工。
然而,有一次团队面临一个紧急项目,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
但这位平时表现出色的员工,却因为觉得自己之前已经付出了很多,这次就应该得到休息,于是对项目的参与度不高,甚至在工作中敷衍了事。
他认为自己之前的努力已经积累了足够的“道德资本”
,这次偶尔偷个懒也没关系,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和团队的协作。
再比如,一位领导在团队管理中,一直强调公平公正的原则,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也确实做到了赏罚分明。
但有一次,一位和他私交不错的下属犯了错误,他却因为觉得自己平时在管理上已经很公平了,这次就可以给朋友一个“特殊待遇”
,从轻处罚甚至不处罚。
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团队的公平氛围,也让其他员工对领导的信任度降低,影响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
领导因为自己之前的“好行为”
(坚持公平原则),给自己颁发了一张“道德执照”
,从而做出了违背公平原则的决策。
(三)人际关系中的道德执照效应
穷学生叶开偶获透视神眼,一步迈入人生巅峰,赌石鉴宝治病无不精通,公海船上战赌王,苗疆祭坛斗邪巫,管你是美女还是巫婆,统统制服!...
世人只知,他是一个废物。却不知,他还有一个身份,是拥有百亿资产的集团董事长...
总裁大人,轻一点是叶倾倾写的宫廷贵族类小说爱情通常都是一念之差,最幸福的不过就是,你曾温柔呼唤,而我恰好有过应答。抓奸走错房,她被那个神秘的男人吃...
悲剧的她误拣3个有尾巴的宝宝,当上后妈。3只赔钱货3天花光她所有积蓄,更招来飞禽鸟兽,从此她家沦落成动物园。为养活三只小吃货,她错嫁全城最神秘的大富豪。月圆之夜,老公大人郎性大发,吓得她连滚带爬,N次后她怒烧男人别墅。次日,男人赖上门亲爱的,我没地儿住,以后负责养我!...
爷爷说我活不过二十岁,把我强行嫁给冥界鬼王。而冥王帮我续命的方法,竟然是把我吃干抹净!他能力高强又如何,在我看来就是一只善于伪装的老色鬼!夫人有何不满?冥王捏着我的脸颊,笑里藏刀。我欲哭无泪小女不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