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前言
在我十五、六岁开始自主的、系统的读、背、抄古诗词,而不是单纯的由父亲教授时,我不喜欢周邦彦的词,觉得太平淡,没有“味道”
。
并且有些词牌名诘屈聱牙没有美感,比如六丑花犯。
那时最爱的三首词,第一首是唐代温庭筠的更漏子玉炉香:“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尤其最爱“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这三句。
第二首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第三首是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十几岁的少女情怀,总觉得凄风苦雨的天气才是好天气,哀哀怨怨的诗词才能入眼入心。
真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
喜欢并爱上周邦彦的词是三十岁后,那时的我在读纳兰词。
偶然读到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读来唯觉余香满口,整首词端庄大气,音韵婉转有致,没有一点市井气。
正如王国维在清真先生遗事中说,“读其词者,犹觉拗怒之中,自饶和婉,曼声促节,繁会相宣,清浊抑扬,辘轳交往,两宋之间,一人而已。”
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词人。
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
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
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
。
被称为“词家之冠”
或“词中老杜”
。
周邦彦在宋代以“乐府独步,学士、贵人、市侩、伎女皆知其词为可爱。”
当时歌女以能唱周词而自增身价。
张炎在南宋末年(距周邦彦去世一百多年)遇见名妓沈梅娇、车秀卿犹能唱周词,可见其社会影响。
所谓格律词派起源于唐末、五代的花间派,盛行于宋代词坛,是词家的主要流派之一。
格律词派的创始人和代表是周邦彦。
南宋苟安,一些词家逃避现实,学习周邦彦,专在词的艺术技巧上下功夫,刻意求工,重视声律,讲究词藻,形成了词史上的格律词派。
该词派的艺术特色,以典雅工丽为基本的艺术特色,并且把诗人的笔法融入词中。
这种诗人的笔法,从根本上来说,以偏重于抒发自我感情为主要特点。
格律词派的词人大多精通音乐,认为此应有“中正平和”
的音律和“典雅纯正”
的语辞,这样才能不失“雅正之声”
。
在词史上早有定论,周邦彦被视为北宋词之集大成的作者。
陈庭焯白雨斋词话卷一云:“词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苏、秦之终,后开姜、史之始,,自有词人以来,不得不推为巨擘。”
一向推尊周词的周济曾称其为“集大成者也”
。
周词之所以被称为“集大成”
,大多是因为其写作功力方面的成就而言。
且让我们从周词技巧功力之所长和周词承前(北宋)启后(南宋)的影响两个方面,开启赏析周邦彦词的文化之旅。
...
回收大姑娘小媳妇还有二手老娘们!我是级收购王!...
小说简介她莫名其妙的穿越了,灵魂还被囚禁在娇弱的女婴体内,从此命运改写,风云骤变。 她只是贪玩,偶尔偷看个天界禁书,一不小心烧了神仙们的生死薄,大仙们气的直接跟她飙血仙界不留姐,自有留姐处,她遁入凡间后宫,灭皇后,整恶妃,把他的后宫搞的鸡犬不宁。 他邪魅一笑,百媚众生,我并不爱你,你又何必牵扯他人? 她笑脸迎上,丝毫不退缩,你不爱我,是你的事,而我爱你,是我的事情!从此,天地为她失了颜色...
顾轻漪一朝穿越,竟是要被迫嫁给一个鬼面冷心的王爷,这不是把她往火坑里推吗?亲爹不爱,宠妾灭妻,唯有她强大,才能忽的母亲周全,待看她,左手翻云,右手覆雨,灭妾正妻,棒打塑料姐妹花,带领母亲站在京城众人之上。只是,这个站在自己面前的男人到底是要如何?王爷,休书在此,我们之间并无瓜葛!男人一手拿过,瞬间化为齑粉。现在没了!...
每次他身体有需要的时候,就会这样给她打来电话,今晚,过来陪我。她总是这样回答,老规矩,一次,一百万。她做了他专属的肉食禁脔!有一晚他要了她...
社稷争宗庙斗江湖乱。刀光剑影,尔虞我诈。小小武者白泽策马高歌,举枪前行,誓要还这天下一个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