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但不管自己怎么打算,如果没有皇帝的命令,还是走不成的,于是怕死一族作好了准备,要在第二天的朝会上提出建议,一定要让皇帝同意南迁。
在这些逃跑派中,有一个人叫做徐珵。
此时的徐珵正跃跃欲试,他将在第二天提出自己南迁的建议,而且他很有自信,自己的建议一定能够得到皇帝的认可。
因为他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第二天到来了。
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十八日。
大明王朝的国运就在这一天被决定。
早上,朝会正式开始,由暂代皇帝执政的朱祁钰主持。
这是大明王朝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次朝会,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处理眼前的诸多问题,而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逃还是战。
逃就会丢掉半壁江山,战则可能玉石俱焚。
朱祁钰初掌大权,十分紧张,他迫切地等待着群臣提出建议。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大出他的意料。
这些文武百官们上朝之后,竟然什么也不说,只是号啕大哭,整个朝廷哭成一片。
搞得朱祁钰手足无措,呆若木鸡。
其实这也容易理解,这些大臣们都有同事亲属在这次战乱中死去,而且好好的一个国家搞到如此地步,实在也让人心寒,多日的痛苦终于在朝会上得以发泄,算是哭了个痛快。
于是,这场关键朝会以痛哭拉开了序幕。
哭了一阵之后,大臣们渐渐恢复了理智,毕竟伤心总是难免的,活着的人还要应付眼前的难题。
目前最关键的就是讨论朝廷是走还是留的问题。
徐珵首先发言,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因为从他后来的表现来看,在他的心目中,最重要的永远是自己的荣华富贵。
徐珵大声说道:“我夜观天象,对照历数,发现如今天命已去,只有南迁才可以避过此难。”
这似乎是算命先生的说法,在座的人都是饱读诗书之辈,也不是三岁小孩,徐珵怎么会愚蠢到把所谓天象当成理论依据呢?他的这套理论又能说服谁呢,不是自取其辱吗?
可是奇怪的是,徐珵本人却洋洋得意,认定大家都会相信他。
他到底凭什么如此自信呢?
这其中还是有原因的。
徐珵,吴县人(今苏州,姚广孝的同乡),宣德八年(1433)考中进士,正统十二年(1447)任侍讲学士。
大家知道,所谓侍讲学士是个翰林官,如果不是博学之士是当不了的。
而翰林院里往往书呆子多,每天只是不停地读圣人之言,四书五经,可是这位徐珵却是工作休闲两不误,除了经学、理学外,他还有自己的个人爱好——阴阳术数之学。
前面提到过,所谓阴阳术数之学范围很广,包括天文、地理、兵法、算命等,可以说,这门学问如果钻研透了,倒也确实能出人才。
著名的阴谋家姚广孝就是研究这个的,不过徐珵和姚广孝有所不同,姚先生研究的主要是前面三项(天文地理兵法),徐珵却偏偏挑了第四项(算命)。
算命这玩意儿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体准不准我们不好说,但只要人类对未知的恐惧仍旧存在,它就会不断延续下去。
传说,在那古老的星空深处,伫立着一道血与火侵染的红色之门。...
前世的情既已化作世间最毒的药这世她便要用这毒药,为自己染上最红的妆!本是她拉他脱离苦海,不想最后,竟是被他渡为人。...
他是恶贯满盈的佣兵之王,他是神秘莫测的贴身保镖。昔日的黑暗之子重归罪恶之都,带着无尽的传说与神话。兄弟与女人是他的逆鳞,背叛与欺骗是他的底线触之必死。...
艾晴,为验证历史做了实验小白鼠,几次三番被推进时空穿梭机。冥冥中的命运牵绊,她遇见了千古有名的高僧鸠摩罗什。她与他之间横亘的不仅仅是漫长悠远的千年岁月,满目苍夷的乱世纷争,更有潜心修行,一心向佛的赤子之心。少年时的亦师亦友,青年时的脉脉相处,壮年时的共历磨难,老年时的相视一笑。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饱受多舛的坎坷,历尽人间风霜,成就了一代大师,能成就一生爱恋么?红尘之外的佛与法,凡尘俗世的情与爱,驼铃悠悠,唱响西域。那段遗落在丝绸之路上的纯真爱恋,如何做到如来与卿两不负...
都市里流传着一间酒店的传说。...
身患重病的李大山,因机缘巧合得到混沌真气,种水果,卖药材,做义诊,当个快乐的小农民。随身萝莉有绝招,各色佳丽齐报道。邻家女孩,甜美村花,清纯校花,娇蛮千金,高冷总裁,小小的盘王村成了众香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