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由检坐回到椅子上,沉思起来。
不得不承认,虽然晚节不保,名字也被列入贰臣传里,但明末最具战略眼光以及军事才能的人非洪承畴莫属。
崇祯中后期,正是洪承畴以及卢象升、孙传庭的苦苦支撑,大明才多活了几年。
如果没有这几人,早就土崩瓦解了。
但历史上的崇祯是个急性子,他也看出来流贼才是危害大明江山的最大祸害,但急于求成,一再下旨催逼洪承畴,令他限期克贼,几个月之内就要彻底消灭掉全国几十万已经形成强大战力的流贼。
这让兵力捉襟见肘的洪承畴疲于奔命,接连丧师。
最后于松山大败,葬送了明军的主力后投降满清。
流寇之所以难以剿灭,其特点就在于流动。
流贼惯于避实就虚,官兵势大他们就跑;守备力量弱他们就攻破城池大肆劫掠。
其中尤以闯贼高迎祥最强。
高迎祥部下多蕃汉骑兵,兵甲犀利,勇悍亡命,擅长突击。
并且经过长期与官兵对战,经验丰富。
作战时号令严明,对阵时既能保持阵型不乱,又能以步兵埋伏而以骑兵冲锋。
而洪承畴所辖兵马一般为马三步七,阵战时虽然不会轻易战败,但流贼见事不可为会迅速撤退,官兵只能眼睁睁看贼离去而毫无办法。
而对付骑兵的办法唯有以骑对骑,洪承畴的奏章里也隐约透露出这方面的意思,但生怕落下畏敌怯战的名声,所以不敢正面提出。
想到这里,朱由检心里一动,想到了后世名声很大的一只骑兵------关宁铁骑。
这只以骑兵为主的勇悍之师战斗力没得说,但军纪败坏、不听上令也是他们的最大缺陷,久而久之,也让他们养成了桀骜难制的毛病,导致了现在整个辽西将门尾大不掉的态势。
这点从崇祯二年建奴破关兵围京师时的表现就可以看出,祖大寿竟敢在袁崇焕被捕后擅自带兵弃敌而去,不顾建奴大军还在威胁京师,更不顾皇帝的安危,可见其内心已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不过现在大明朝廷并未显出要亡的样子,各处的兵头明面上还是不敢公然不听调遣,只是耍一些小手段阳奉阴违而已,看来当务之急就是要有一只能压服四方的可用之兵,只要强兵在握,那对各地的总兵大将就会形成巨大的威慑。
如果有一只战无不胜的强兵在手,那下面那些骄兵悍将就会服服帖帖。
谁敢违抗朝廷,将会有被剿灭的风险,眼前的荣华富贵会烟消云散。
毕竟谁敢以手下的几千兵马去对抗一国呢?流寇只是一些吃不上饭的泥腿子而已,这些世家将门根本瞧不起他们,也不屑与他们为伍。
“王承恩,传旨给兵部,调祖宽,祖大乐,李重进,吴三桂所部,克期南下。
祖宽,李重进部归属五省总理卢象升麾下节制。
祖大乐,吴三桂部归五省总督洪承畴麾下节制。”
“另外从内帑中拨饷银各二十万两给洪承畴,卢象升。
皇帝不差饿兵,告诉他们,朕就这点家底了,让他们省着点花!
但不能拖欠克扣官兵饷银!
朕会派人核查,让他们好自为之!”
王承恩领旨应声而去。
朱由检琢磨着,是不是给洪承畴,卢象升写一封密旨。
内容就是要改变以往急于寻求灭贼的战略战术,要徐徐图之。
小衙役柳鹏在万历未年横空出世了一手遮天,为所欲为,专治各种不服什么达官贵人,跋扈王爷,奸臣阉党,东林清流,一路碾压过去便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我能活人万千,灭门千家!且看柳鹏步步青云的升职故事,讲述一段步步高升的公门生涯。...
传闻左南臣,暴殄嗜血,手段残忍,无情绝爱。重生前,他对她强取豪夺,与世隔绝,霸占囚之。重生后,秦末哄臣大宝宝。左南臣,你让我出去玩好不好。左南臣,你让我学习好不好。左南臣,你给我宝宝好不好。左南臣,你听末末的,末末给你糖好不好。...
...
哈?废柴?你说谁?左手医右手毒随随便便废你一个城你确定我是废柴?什么?遭人嫉恨了?还要使毒计陷害?很好!正愁没有实验小白鼠呢!分分钟虐死他!娘早逝爹不疼?可拉倒吧!多看几章再下定论也不迟!不过这位帅哥,其实吧,咱们品种不一样硬绑一块儿对身心的健康发展都很不好的!你可以考虑考虑再换个品种换个环境换个你看那个小白莲挺不错的!前凸后翘瓜子儿脸那个小绿茶也挺好!双目含泪欲拒还迎哎哎哎!不不不!我错了!别别别别扛啊!我自己会走给我留点面儿啊!...
张铁获得共享能力,...
雨雨风风岁岁年年,翠翠红红莺莺燕燕,风流小吏大明生活录。布衣卿相,贤臣,闲臣?...